此地十人·南京 | 群贤毕至 循迹设计之本源 探迹未来之新生

发布日期: 2024-05-30 15:06:02

2023年6月28日,“此地十人”全国溯源设计沙龙·南京站圆满举办。飞行嘉宾范轶与在地的十位设计精英陈熠、丁鹏文、李敢、李巧燕、孟繁峰、潘天云、苏江、王涛、颜旭、尤舜乙,共聚畅言,围绕“融合·新生”的论坛主题,深入探讨城市、科技、设计与人居的未来。

 

C:\Users\19391\Desktop\0607\0628 南京站新闻稿\640-2\1.jpg1

 

金陵千年的历史文脉和地域基因,潜移默化地镌刻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。地处南北文化的融合交汇之处,根植于南京的设计师们,用他们独特的眼光和视野,诠释着空间的定义。本次活动由优居|设计进化主办,米兰之窗独家冠名,腾讯家居|贝壳和云上设计师俱乐部合力呈现,红星美凯龙江苏全球家居1号店全程支持。

 

01.

千里奔赴 设计畅言

 

范轶:空间的使命是记录人的生活

 

作为“此地十人”的传统,本场活动的飞行嘉宾——叠加OFFICE创始人 范轶,首先进行了分享。

 

他以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和库隆布所著《雄性衰落》展开,讲到融合更偏向于女性思维。男性思维倾向于“精-分”。设计师的惯性思维模式有着严谨、理性、有章法的特点,更趋向于男性思维。而使用者的视角则热情洋溢、感性、趣味、随机,更趋向于女性“融-合”的思维。

 

▲叠加OFFICE 创始人 范轶

 

在当下信息文明时代,消费的决策者中女性占比大幅上升,女性意识得到推崇。借由此女性主导消费的趋势,设计师思维要从原来1.0版本的二维装饰思维,进化到现在3.0版本的场景思维,用融合的思维消除空间的边界。

 

他的分享为在场的设计师扣响了今天主题沙龙的大门。

 

02.

群贤毕至 此地共聚

 

此地十人发起人闫虹细述了“此地十人”的发展历程和南京的渊源。继2019年后,历时5年南京站再度载誉归来,其和南京的缘分不可谓不深。回顾历程,感悟最深的就是女性力量的崛起,以及年轻设计师的出现。期待未来年轻设计师活跃在行业,做出更多融合成果。

 

C:\Users\19391\Desktop\0607\0628 南京站新闻稿\640-1\闫虹.jpg闫虹

▲此地十人发起人、设计进化总经理/执行总编 闫虹

 

《中国室内设计年鉴》策划人、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资深顾问 赵毓玲对本次活动落地南京表示热烈欢迎,并送上祝福。南京室内设计行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,离不开各品牌商、设计企业、媒体、平台的共同努力。

 

C:\Users\19391\Desktop\0607\0628 南京站新闻稿\640-1\赵毓玲.jpg赵毓玲

▲《中国室内设计年鉴》策划人、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 资深顾问 赵毓玲

 

此地十人”全国溯源设计沙龙·南京站围绕【融和·新生】的主题展开。“和”是人格与艺术的至高境界,追求人与万物共生。以“融”为手段,“和”为导向的设计方法论。打破自然外界与室内人居的边界,以智能科技赋能未来设计与美好生活。

 

应时而趋 设计融和

 

禾本设计事务所创始人/设计总监 苏江以《在地与融合》为题进行了分享。禾本设计的案例深耕于中小商业,他分享了一则关于“对抗”的案例。作为南京的本土设计师,经过与客户沟通,从在地文化中提炼“奢”,融合满足客户“西式奢”审美的理解。他拒绝泯灭成熟属性和特征,去同质化,坚持以在地元素为灵感素材库。

 

C:\Users\19391\Desktop\0607\0628 南京站新闻稿\640-1\苏江.jpg苏江

▲ 禾本设计事务所 创始人/设计总监 苏江

 

云行空间建筑设计创始人/设计总监 潘天云跨时间纵览,十年间互联网发展和技术提升带来了更高效、互动性更强、与客户更紧密的设计体验,同时也提升了行业的认知度和专业性。

 

C:\Users\19391\Desktop\0607\0628 南京站新闻稿\640-1\潘天云.jpg潘天云

 

▲云行空间建筑设计 创始人/设计总监 潘天云

 

随着行业发展,室内设计行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成为话题。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创始人/设计总监 丁鹏文觉得,技术与人的关系应该是“共生”。AI最大问题是不具备主观意识,应该充分发挥人的能力,寻找平衡。

 

C:\Users\19391\Desktop\0607\0628 南京站新闻稿\640-1\丁鹏文.jpg丁鹏文

▲尔我空间设计研究室创始人/设计总监 丁鹏文

 

谈到技术与人的关系在未来的发展趋势,TURINGDESIGN图盈拓新设计主理人 李敢表示,他们在工作流中已经加入了AI技术,还带来了小惊喜。设计师的头脑和AI的代码互助拥抱,借用其优势,让设计师专注创意或管理。
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产品
  • 关于